《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鼎合网配资
系列解读(二):
节能降碳改造、重点工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温室气体控制
近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以下简称《绿金目录(2025年版)》或“目录”),首次实现了绿色金融产品标准的统一。为更好理解目录的内容亮点与主要变化,本系列文章将分期详细解读各领域目录调整的主要内容与各行业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地为目录的理解与使用提供一定帮助。
《绿金目录(2025年版)》在内容上包含一级分类9个、二级分类38个,三级分类271个,本期主要解读“一、节能降碳产业”中的“节能降碳改造”和“重点工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温室气体控制”三个类别。
01
节能降碳改造
(1)目录调整主要内容
节能降碳改造”类别主要聚焦节能工程的施工,涵盖了锅炉(窑炉)、电机系统、电网、余热余压利用、绿色照明以及船舶绿色升级几个方面。与《绿债目录(2021年版)》及《绿产目录(2019年版)》相比,《绿金目录(2025年版)》增加了2项三级目录,覆盖范围更广,除传统工业领域节能降碳项目实施外,首次将以能效提升为目的电网节能改造活动列入绿色金融活动支持范围。
表1 “节能降碳改造”目录分类对比
(2)主要变化类别鼎合网配资
本目录中,虽然“能量系统优化”和“汽轮发电机组系统能效提升”两个三级条目被移除,但与之对应的能效提升活动可由“重点工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类别涵盖。其中能量系统优化为工业生产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系统性优化项目,汽轮发电机组系统能效提升为特点设备能效提升。此外,绿色船舶相关产业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容,支持以节能降碳为目的的船舶改装行为。
(3)行业发展趋势
节能降碳改造部分主要包括了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和能效提升、电机系统能效提升、电网节能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绿色照明改造、船舶绿色低碳升级改造。这些领域在政策和技术的双重推动下,正朝着高效、低碳、智能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通过优化燃烧技术、余热利用、智能控制等手段,锅炉能效不断提升。同时,存量锅炉的更新改造也在持续推进,重点在于淘汰低效锅炉、优化主辅机匹配、提升余热深度利用等。《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工业锅炉、电站锅炉平均运行热效率较2021年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燃煤电站锅炉全面实现超低排放。随着工业升级和环保政策的加强,市场对高效能、环保型窑炉的需求增加,高温材料、节能技术、智能控制等的应用,使得窑炉能效更高、操作更便捷。
电机系统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其能效提升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当前,电机驱动与控制正朝着高能效、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通过先进电子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融合,电机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节能效果显著提升。政策方面,国家持续推动电机系统能效提升专项行动,鼓励企业采用高效用能设备。
电网节能改造是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的关键环节。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电网节能改造正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通过优化电网运行管理、提升设备能效、推广分布式能源接入等方式,电网的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政策层面,国家持续支持电网节能改造项目,推动电网企业开展节能技术研发和应用。
余热余压利用在工业领域具有巨大潜力。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余热余压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技术方面,余热锅炉、热泵技术、余压发电等技术不断成熟,为企业节能降耗提供了有效支持。
绿色照明改造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LED技术的广泛应用,绿色照明改造在商业、工业和公共建筑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政策方面,国家通过财政补贴、标准规范等方式,推动绿色照明产品的普及。未来,绿色照明将朝着更高能效、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
船舶行业是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鼎合网配资,其绿色低碳升级改造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船舶行业在新能源应用、节能技术推广、污染物排放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进展。技术方面,电动船舶、混合动力船舶、LNG动力船舶等绿色低碳技术逐渐成熟。政策层面,国家通过补贴、标准规范等手段,推动船舶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02
“重点工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及“温室气体控制”
(1)目录调整主要内容
与《绿债目录(2021年版)》及《绿产目录(2019年版)》相比,《绿金目录(2025年版)》增加了“重点工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及“温室气体控制”两个类别的设置,一方面优化概括工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措施,另一方面凸出对温室气体的控制活动的支持。
表2 “重点工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温室气体控制”目录分类对比
(2)主要变化类别
“重点工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为新增二级类别,项下的三个三级条目高度概括了工业项目能效提升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设备的节能改造和能效提升、工艺的改进、流程的优化,以及智能化措施等。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和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是直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技术手段,《绿债目录(2021年版)》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分类至“3.2 清洁能源”部分,强调对化石能源燃烧和工业过程排放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利用或封存,而《绿产目录(2019年版)》没有直接相对应内容。《绿金目录(2025年版)》支持的CCUS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包括了在生产过程中的碳捕集、封存,以及用捕集到的二氧化碳直接进行加工销售产品的活动。ODS替代涵盖了以往使用ODS的各类设备的生产及改造活动,对于“替代品”的清单也与《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推荐目录》相一致,便于目录的实际应用。
(3)行业发展趋势
重点工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主要聚焦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从节能降碳改造和能效提升、工艺改进、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三个方面提出支持方向。
总体来看,在“双碳”背景下,高耗能重点行业将继续向绿色、高效、智能化方向升级。分行业来看,钢铁行业已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阶段,节能降碳成为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通过超低排放改造和能效提升,吨钢综合能耗持续下降,余热余能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工艺流程方面,废钢使用比例增加,氢冶金、低碳冶金等新技术不断探索应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也加速推进,“无人工厂”模式逐渐普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不断提升。
有色金属行业在节能降碳改造方面,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能效水平大幅提升。工艺流程优化上,重点开展铝电解高质量阳极技术、铜冶炼多金属回收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积极探索智能电解槽等技术,推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
石化化工行业以绿色低碳转型为核心,通过优化用能结构、推广低碳技术,减少碳排放。工艺流程上,一体化端到端优化成为趋势,企业通过产销协同升级,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跨职能、跨厂区的综合效益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方面,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生产效率。
建材行业在节能降碳方面,通过推广替代燃料、提高原料替代率,降低碳排放。工艺流程优化上,水泥行业积极探索低碳水泥生产技术,推动清洁能源利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方面,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不断提高,绿色生产方式逐步形成。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方面,目前我国头部企业已具备了CO₂大规模捕集、管道输送、利用与封存系统设计和实施能力。截至2024年末,我国累计建设、筹建CCUS项目接近百个,陆上单个示范项目规模已突破百万吨级,海上CCUS示范项目也已正式投运,在火电、化工、钢铁、水泥等行业逐步推广,部分项目已实现商业化应用。未来将着重发展低能耗、大规模的CO₂捕集技术,以及CO₂在矿化、化学品、驱油等领域的高附加值利用。
随着国际公约的推动,中国在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制冷剂、发泡剂等领域,已逐步推广使用环保型替代品。相关企业将持续通过技术升级,开发更高效、环保的ODS替代品,如天然制冷剂、新型发泡剂等,以满足市场需求。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简介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价值理念,传播ESG的企业实践行动和榜样力量,推动中国ESG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ESG评估标准的建立和企业评级的提升。
依托ESG评级中心,新浪财经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新浪财经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携手中国ESG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通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ESG投资发展。
责任编辑:何俊熹 鼎合网配资
恒汇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